
煤炭大宗物資企業物流數字化轉型覆蓋整條產業鏈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沖擊和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煤炭這樣的大宗物資企業的物流承擔著發貨方和收貨方之間的紐帶功能,尤其是當下在線消費的主流模式下,眾多煤炭企業保持了良好運行態勢,生產平穩增長、價格小幅回升、效益逐步好轉。企業通過物流數字化平臺升級改造,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分布式計算等等技術,進行更高層次的統籌優化,實現物流協同。
煤炭作為大宗物料,其物流處于初級階段,無論硬件軟件設施、管理水平、人員素質、數字化程度等方面,與消費品領域的先進物流水平均有較大差距。由于信息化程度低、人員素質不高,物流運輸從下單、發運、運輸、裝卸等各環節無法有效跟蹤,形成不了閉環。用戶只能通過人工手段詢問運輸進展,效率低、工作繁瑣,無法精準安排生產。甚至拉錯目的地、單據與實物不匹配、單據遺失等情況也時有發生。企業間的數據傳遞仍舊以紙面單據傳真、郵寄形式為主,傳遞效率低下,紙面的單據易于偽造,存在貿易風險的弊端。在實務操作中,因簽收問題引起的糾紛也層出不窮,比如簽收員非合同指定簽收人員、簽收筆跡異議等等,導致事后不認賬,引起法律訴訟。
當然,眾多煤炭企業正確認識自身弱勢難與現代市場相抗衡,通過物流數字化平臺,實現公司產業鏈上下游關聯企業間的系統協同,連通各信息孤島,實現交易、物流信息全程可見、可控、可量化,以提升業務、物流精細化運作水平,打造煤炭大宗物資流通行業首創的協同生態圈。
當然,煤炭物流數字化轉型不可一蹴而就,需要由易到難,由點及面,逐步構建能夠覆蓋整條產業鏈的結構化信息網狀對接系統。將產業鏈上下游納入到線上對接體系后,無形中也構建了企業核心業務的護城河,提高了競爭門檻,有利于形成良性業務格局,助力公司的業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