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筒倉雷達自動裝車系統是一種融合激光雷達、AI算法、PLC控制與定量計量技術的智能化散裝物料裝車方案,已廣泛應用于煤炭、砂石、水泥等行業,實現無人值守稱重、精準定量裝載、高效安全的裝車作業。
一、系統組成與工作原理
硬件組成
激光雷達(如H1X三維輪廓掃描雷達、32線雷達):實時掃描車廂位置、邊緣、料堆高度及形狀,生成高精度點云數據。
雷達料位計:監測筒倉內物料高度,防止空倉或溢出。
PLC/工控機:接收雷達數據,聯動控制給料機、閘閥、溜槽等設備。
地磅/定量倉:實時稱重,確保裝載量精準。
輔助系統:語音提示、LED屏、視頻監控(如紅外對射檢測車輛位置)。
工作流程
車輛識別:激光雷達建模車輛尺寸與姿態,AI算法過濾無效數據(如車頭),提取車斗精確參數。
自動裝料:系統根據預設裝載量,動態調節閘閥開度與皮帶速度,雷達實時監測料堆高度,達到上限時自動關閉下料口。
防偏載與提示:通過點云分析物料堆積形態,AI調整溜槽位置,語音指揮司機前進/倒退,避免偏載或撒料。
二、技術優勢
無人化:減少人工干預,單班可節省3-6名工人,年節約成本超40萬元。
高效率:單車裝車時間縮短5-6分鐘,效率提升30%。
高精度:激光雷達+AI算法實現毫米級檢測,避免超載/欠載。
強適應性:抗粉塵、低溫等惡劣環境,適用于煤礦、港口、砂石場等。
三、典型應用案例
新疆能源某煤礦:部署3個筒倉、12個放煤口,系統與運銷平臺對接,實現全流程無人裝車。
砂石骨料行業:集成一卡通支付、遠程監控,裝車流程全自動化。
四、未來趨勢
多傳感器融合:結合雷達、視覺、紅外技術,提升復雜場景(如隔板車廂)的適應性。
AI深度學習:通過持續訓練車型數據,優化算法對異形車廂的識別精度。
綜上,筒倉雷達自動裝車系統通過激光雷達與AI的深度結合,解決了傳統裝車的人力依賴、效率低下等問題,成為智慧礦山、智慧港口的核心技術之一。